近日,第三届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览会举行,全球1500余家企业携2万余件展品,汇聚湖南长沙。五颜六色、形式各异的钢铁“大块头”,让约30万平方米的展区成了工程机械的竞技场。展会也是窗口,透视这个亚洲最大的工程机械国际性展会,我国工程机械行业有哪些新动向、新趋势、新变化?
深耕细作 站稳国内市场脚跟
我国工程机械市场销售总量占全球总量的三分之一以上,为全球第一大工程机械市场。记者在长沙采访时进一步了解到,在加速提升国际市场份额的同时,这里的企业正在以不同的创新方式深耕细作国内市场,站稳国内市场的脚跟。我国工程机械产品类别丰富,有22大类产品体系,具有多品种、小批量的特性,工程机械这一行业特性给创新提供了丰富的平台。这台泵车最新研制的臂架旋转机构,能够让臂架360度旋转,工作时更加灵活。此外,无人化的工程机械产品及无人化的集群作业也在矿山、路面施工上逐渐加大应用。在减少作业人员的同时,生产效率得到了提升。
产品深受海外青睐,加速开拓国际市场
湖南长沙是全国的工程机械制造基地之一,这里云集了全球工程机械50强企业中的5强。如今,长沙工程机械企业正在全面开拓国际市场。这里的工程机械领军企业有一个共识,就是今年更多地把营销重心放在了国际市场。为期4天的2023第三届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15日闭幕,来自欧洲、美国、亚洲的海外客商看好中国的工程机械产品。
一位来自美国的塔式起重机租赁商表示,目前他的企业有约50%的塔式起重机是中国产品,中国推出的这款新产品,新的性能吸引了他以旧换新。
一位来自土耳其的客商表示,今年年初他已经订购了10台中国机械设备,这次他还想订购30台设备。
土耳其客商 里法特·阿克达格:中国产品最大的优势在于快速发货和物流时间短,另外,相对于欧洲品牌,中国产品的价格优势很明显。
在中联重科的智慧产业园里,展示着各种新产品,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000名海外客商现场签下了超过80亿元的海外订单。他们公布的一季度数据显示,海外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23%。中联重科副总裁 唐少芳:原来是我们拿着德国的技术在中国生产,现在自主研发以后,拿着中国的图纸到德国去生产,实现了中国塔机在欧洲的批量出口,今年在欧洲有望实现数百台的批量出口。湖南省工信部门提供了这样一组数据,去年,长沙5家全球50强工程机械企业海外营业收入541.46亿元,占比26.9%,今年一季度,海外营收占比增加到了39.1%,提高了近13个百分点。这让长沙的工程机械企业今年加速掘金海外市场,纷纷将海外销售占比目标提高到40%以上。
关键零部件、技术实现创新突破
在此次机床展展会刚开幕,湖南启泰传感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国秋就和主机厂商交谈起来。这家企业致力于金属基微机械微电子系统压敏芯片和相关压力传感器的研发、生产,为工程机械提供关键零部件。缺少关键零部件和技术,曾是国内众多工程机械企业的痛点。此次展会气象一新:参会的1500余家企业中,百分之七八十都是配套零部件企业。“凭借产业链优势,我们的产品一经推出,就进入了国内几大主机厂商的测试序列。”王国秋说,得益于国内头部厂商的支持,产品在复杂的工况环境中持续经受检验,加快了更新迭代。“我们自研自制的静液压变速箱产品,载荷5吨至8吨,设计思路与传统的进口产品不一样,更节能、可靠、高效,已实现广泛应用。”柳工柳州传动件有限公司总经理鄢万斌说。不仅是关键零部件,主机企业全球首款新品超30个,新技术首次发布超200项;配套企业相关发布达1000项,推出全球创新产品和创新技术120项……行走展会现场,各厂商新产品、新技术集中“竞演”,折射着工程机械产业在技术、平台、理念等多层面实现创新突破。
走进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长沙18号工厂控制室,占地达10万平方米的车间,实时呈现在多块显示屏上。机器人运行情况、生产线加工进度等各项数据,经过智能化系统整合可一键调取掌握。“18号工厂改造5年多来,产能提升123%、生产效率提升98%、整体自动化率升至76%,可生产多达263种机型。”三一重工智能制造专家饶有福表示,公司通过建立数字化柔性重型设备制造系统,实现工厂转型升级。湖南湘江新区的中联智慧产业城土方机械园,每6分钟可下线一台挖掘机。在这里,工业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150项行业前沿技术被运用至各生产环节,实现从备料到焊接、加工、涂装、装配、调试全方位全流程智能制造。从过去传统模式下的跟跑,到跳出固有思维、开辟新赛道领跑,国内工程机械产业在研发、试验和生产方面勇于探索,结出累累硕果。
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全面提速
工程机械是中国装备制造的亮丽名片。得益于加快提质增效、转型升级,中国工程机械产业规模持续壮大,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全面提速。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总经济师、办公厅主任高东升12日在第三届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览会开幕式上说,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已培育建设11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近百个智能制造典型应用场景、20余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纯电动汽车起重机、电动挖机和电动矿卡开始投放市场。
中国工程机械技术水平也大幅提升,已建成数字液压系统等关键部件可靠性研究检测平台,700吨正铲液压挖掘机、4000吨级履带起重机、25吨混合动力轮式装载机等一批重点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此外,中国工程机械产业集群和龙头企业培育扎实推进。湖南长沙、江苏徐州工程机械集群入选首批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6个工程机械园区成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中国有10家企业跻身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50强,市场份额居全球第一。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中国正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这为工程机械行业发展带来重要机遇。“我们将瞄准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方向,加快传统制造业改造升级,力争在系统控制、液压等关键核心技术和零部件方面取得新突破,同时开展新能源工程机械试点示范,探索建设一批景区、场区、隧道等典型的应用场景。”高东升表示。
中国还将着力建设长沙工程机械集群、徐州工程机械集群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提升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集聚水平。“我们也将与各方一道,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鼓励欢迎跨国企业来华投资兴业,共享中国超大规模市场带来的发展机遇。”高东升说,中国还支持具备条件的企业“走出去”,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加强品牌培育与国际推广,完善全球服务体系,强化风险管理,稳定对外出口,持续提升中国制造品牌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