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圈最热的话题之一,肯定是华为的 800V 快充桩。比大红色外观更抢眼的,是华为的快充桩功率——600kW!
如果以 100kWh 电池容量计算,这台快充桩可以实现 6C 的充电倍率。同时, 600kW 也是目前造车新势力已有实际产品的充电桩里面,功率最高的。中国电动车的 800V 充电大战,终于在 2023 正式拉开序幕。除了华为以外,同为造车新势力头部企业的蔚小理,也已经先后开启了 800V 超快充的量产进程,比如小鹏的第一批480kW超充站已经随着G9的交付,投入使用了。但是,站在消费者的角度,800V高压超快充对我们的意义到底有多大?
01
800V 快充,效率的代名词?我们常说的 800V 其实是个笼统说法,具体分为整车 800V(整车高压件均支持 550-930V)和 800V 充电(仅 DC 直流快充支持 800V,整车和动力高压件为兼容 230-480V 的 400V 系统)。今天就只聊「800V 快充」,或者「高压快充」,也就是超过了 550V 的充电方案。
先说第一个结论:你的车子支持高压快充,会在充电站负载不高的情况下,比低压车型拥有更快的充电效率。这里有一个延伸问题:为什么是高压而不是高电流?理论上高电流车辆也可以实现高功率快充。这是因为,目前现行的国标 GB/T 18487.1-2015 中规定了,我国建议的充电桩最高电压为 950V,电流最高 250A,相乘得到 2015 版国标建议的最大快充功率为 250kW。也因为这样,目前绝大部分国内充电企业(特来电、南方电网等)建造的快充站,都达到了符合 2015 国标建议的 250A 电流上限,只是在最高充电电压上有不同(比如南网 160kW 快充桩,实际最高充电电压就是 640V)。
这也是特斯拉车型在很多国内 160-250kW 快充桩,无法复现自家 V3 超充速度的主要原因——特斯拉目前车型用的是 480V 低压大电流方案。可以这么说,如果你希望拥有一台充电速度足够快的纯电汽车,那么除了特斯拉,800V 快充可以成为你选购的重要指标。但就像电量除以电耗得到的续航里程,比电池容量本身更重要一样,电压与电流的乘积——充电功率,才是衡量一辆电动汽车充电能力的终极指标。于是得到我们今天的第二个结论:800V 只是参与内卷的入场券,对消费者最终有意义的,依然是充电功率。就目前看来,华为先拔头筹。
根据流出的华为超充桩使用指南文件,它与蔚来小鹏的 800V 超充桩一样,均符合修改版国标 20234.3 标准,实际最大输出电压 1000V,电流 600A,最终输出功率可以达到 600kW。电动星球注:新的 20234.3-2015 国标将建议的最大充电电压提升至 1500V,电流提升至 800A,也就是最大 1200kW 的充电功率,特斯拉 V4 来了都吃得下,但目前仍处于征求意见中。与之相比,蔚来在去年 NIO Day 发布的 800V 直流快充桩,峰值功率为 500kW;小鹏已经投入使用的 S4 超充,最大单桩功率则是 480kW。目前还没有纯电车型的理想,最近也传出了首批 800V 超充桩的消息。其中单桩最大功率是 480kW,640kW 那张图片指的是机柜,也就是一个站总的共享功率。除了新造车,传统车企也推出了自己的 800V 高功率方案,甚至比蔚小理华都早。2021 年 8 月 30 日,广汽埃安就已经展示了 480kW 功率的 6C 超充。2022 年 4 月,广汽埃安的第一个 480kW 超级充电站就已经投入使用了。以上例子之外,新造车比如零跑,传统车企比如大众、沃尔沃、保时捷,均会在 2023-2024 年全面推出 800V 高压快充,甚至是 800V 整车高压平台的计划。
02
蔚小理之后,华为入局
实际上,就在本周,小鹏官方宣布了全国免费充电站点正式突破2200座。而在相关的海报中,这家新势力造车进一步承诺,2023年将会建成500座能够提供S4超快充服务的站点,即满足自家采用800V电子电气架构车型的补能需求。而仅从参数上来看,S4超充桩最大输出功率达到行业最高480kW、单桩最大输出电流更是达到行业最高670A,小鹏G9与S4超充桩协同,峰值功率达到400kW,可以实现充电5分钟,续航200km。不可否认,如果能够保质保量的按时铺设完成,用户的使用体验无可厚非将呈倍数的增加。与之类似,早在去年NIO Power四周年活动上,以“可充、可换、可升级”作为品牌最大标签的蔚来,同样官宣将投入功率达到500kW超快充,采用液冷线,最大电流650A。虽然对于具体铺设数量,这家新势力造车并未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但结合过往其在补能网络上的巨大投入力度,预计也将会是一个较为可观的数字。十分有趣的是,结合流出的传言,据蔚来员工透露,公司定下了2023年建设1万根充电桩的激进目标,包括超充桩和目的地桩,涵盖国内国外两大市场。
相比之下,一直选择在走增程式技术路线的理想,四季度也将发布旗下首款采用800V电子电气架构的纯电车型,并且还是一款大型MPV。为此,这家新势力造车定下了年内建设约300座超充站的计划,目前在高速服务区部署了10座左右,现场图片也已在网络中流出。同样,作为更进一步的论据,加之更大的野心,理想副总裁兼充电网络负责人孙广敏曾公开承诺“到2025年要在全国建设超3000个超级快充站。”而身为公司创始人、CEO的李想则在沟通会上表示,“如果到2025年建立3000个超充站,总共花费会是100亿,今年300座超快充站的建设目标,则需要投入10亿元。”综上,可以看到的是,蔚小理关于800V电子电气架构所需的超高压充电桩,已经到了纷纷落地的阶段,正在进行中的2023便是最值得被铭记的“元年”。而三家新势力造车的互相内卷,预计很快就将白热化。
身为造车“野蛮人”的华为,同样盯上了该板块。而从曝光的实拍图片来看,全桩抢眼大红色的涂装,最高充电功率达到创新高的600kW,便是其对应所交出的作业。至此,不得不感叹,虽然相较蔚小理起步更晚,但华为还是向整个行业展现了足够强大的执行力、行动力与研发制造能力,并如本文标题所言,朝着三家新势力造车的发起了“猛攻”,大有一副后来者居上的架势。当然,站在相对宏观的视角,正因有了它们的存在,中国新能源市场的技术内卷正在被带得愈发激烈。反之,那些没有相关储备与布局的车企,渐渐落后将会是等待它们的终局。
03
为何车企都在大力布局超充站?
超充站已经成为车企的必争之地,此前,特斯拉、蔚来汽车、埃安、小鹏等均已在全国范围内铺开超充站点。另外,为了吸引车主前往场站充电,不少站点在加紧升级站内设施以提升充电体验,比如奔驰充电星驿站为车主提供小型休息室和代客泊车服务。而HUAWEI问界不想被对手甩在身后,唯有加快速度建设超充站。显而易见,车企大力布局超充桩站点,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自己的用户,进而提升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接受程度,同时树立企业品牌形象。
现在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进一步增长,充电难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尤其是在小长假出游期间,排队4小时充电1小时的新闻屡屡见诸报端,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一是因为公共充电桩少,二是因为充电时间太长,即使是有些技术比较先进的电动车,电量从30%增加到80%也需要30分钟左右,始终不如加油方便。面对充电难的问题,如果车企无法解决用户的补能需求,必然会降低新能源车用户的用车体验,进而影响车企的市场口碑乃至销量。出于这方面的考虑,超充桩便成为车企改善用户体验的重要选择之一。可以说,对于一家车企来说,是否具备超充技术已经是企业长远发展和构建用户和品牌壁垒的重要护城河,甚至逐渐成为了企业是否能被定义为高端新能源汽车品牌的重要决定性因素,而HUAWEI问界提前布局超充站,既可以彰显自身竞争力,又有助旗下车型获得更多用户青睐。
04
理想很美好,现实很骨感
本段开篇,首先想说的是:“超高压充电桩大面积的普及的意义,必然还是大大缩短了用户的补能时间,提升了车主的补能体验,缓解了对应的焦虑情绪,进而变相增加了电动车的普及速度。”可过往经验告诉我们,对于很多新事物而言,在发展的过程中总会遭遇“理想很美好,现实很骨感”的尴尬处境,今天文章的主角也不例外。即便蔚小理与华为已经竭尽全力去推动它的发展,可实际情况却远没有想象中乐观,依然不可避免的遭遇着种种挑战与阻碍。譬如,大面积建设难度。毕竟,根据国家电网北京经济技术研究院的一份报告显示,电动汽车的充电行为与居民日常用电负荷曲线的拟合度高达85%。而超高压充电桩对于所处电网造成的压力,又将成倍的增加。换言之,许多时候前者想要落地,但后者条件真不允许。因此,怎样平衡双方之间的关系,难题仍明晃晃的摆在那里,尤其是身处一些本就用电容量就不富余却非常关键的地区,例如各大高速服务区内,不禁感叹:“任重道远。”
顺势转化视角,望向超高压充电桩本身,无法忽视还有功率分摊。更直白来讲,就拿目前蔚小理与华为的超高压充电站举例,往往多桩同时满负荷工作时,补能速度便无法达到理论值,互相之间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分流。再者,回看整个中国新能源市场,眼下真正采用800V电子电气架构车型可以说少之又少。至于背后的原因,无外乎由于过高制造成本导致其售价普遍并不亲民,很难进一步下探到大众市场之中。而技术端对车企的相关储备提出了较为苛刻的要求,就像电压提升所带来的耐压以及绝缘设计等问题,SiC技术带来的高频斩波问题,超高压快充带来的电池安全与使用寿命问题,以及在充电过程中的动态变化及其管理。也恰恰因为这样,超高压充电桩作为“配套”,也需要等待采用800V电子电气架构车型真正意义上大面积普及“拐点”的到来。届时,才会有更多的主机厂,乃至国家层面的加入,共同推动该板块的向上与爆发。
好在,仅就当下的趋势来看,距离上述“拐点”可能真的不远了。就拿刚刚结束的“两会”为例,人生最后一次创业、赌上全部声誉造成的小米创始人雷军,提案之一便是加快新能源汽车大功率快充基础设施的建设,推进快充网络布局。在他眼中,这些都是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痛点,尤其是超快充网络,直接影响电动车补能的便捷性。而根据工信部不久前发布的新能源车准入目录显示,采用800V电子电气架构的小鹏G6赫然在列。从传闻来看,它的售价大概率会杀入到30万元以内。而蔚来、理想、华为包括更多品牌的相关产品,也将陆续推出与量产。综上所述,于情于理,于内于外,还是那个浅显易懂的道理:想致富,先修路。随着后续更多相关车型的接连推出,一套完善的超高压充电网络必不可少。
充满期待的等着吧,2023年我们将见证质的变化……